澳洲心理學家 J. Sweller(史威勒, 2007)認為人類的認知來自類似大自然的演化,並以此為基礎提出認知負荷理論(cognitive load theory CLT),延伸出教學策略。認知負荷理論指特定工作加在個體認知系統時所產生的負荷量。該理論認為教學的目的是要增加長期記憶中的知識,欲達成此目標,就必須考慮人類的認知在處理新訊息時,其工作記憶的容量是相當有限的。因此,如何有效率地呈現訊息,來降低工作記憶的負荷量,促使訊息從工作記憶存入長期記憶,即是認知 負荷理論所關注的。

Sweller在認知負荷理論中,提出工作記憶運作過程中,會產生三種認知負荷類型:

()內在認知負荷(intrinsic cognitive load)

內在認知負荷來自教材內容本身的難易度,這取決於元素間互動的程度,而與教材呈現方式無關。對於低度互動性元素而言,其所產生的內在認知負荷較低,這是因為學習各個元素時,每一個元素都是獨立而不受其他元素的影響;相反的,對於高度互動性元素而言,則內在認知負荷將隨之增加,這是因為在工作記憶中必須要同時處理所有相關連的元素。

影響內在認知負荷除了教材本身的難易度外,學習者的先備知識 亦是一重要影響因素。在學習相同教材時,缺乏先備知識的學習者容易產生較高的內在認知負荷,而具有先備知識的學習者則有較低的內在認知負荷。

()外在認知負荷(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)

相同的教材內容以不同方式呈現時,對學習者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荷

稱為外在認知負荷。若教材的資料呈現或訊息組織等方面設計不當,將會佔用工作記憶資源,產生較高的外在認知負荷而阻礙學習。

尤其無法透過刪除部分元素來降低高度的內在認知負荷時,如何適當地呈現教材內容以降低外在認知負荷,就更顯得重要。

因此,教學設計者應致力於適當地組織訊息與呈現資料,以降低外在認知負荷,讓學習者利用有限的工作記憶資源來處理新知識。

()增生(有效)認知負荷(germane cognitive load)

透過教學設計來吸引學習者專注在學習內容的認知過程或基模建構,而此教學設計雖然會增加學習者的負荷,但可以幫助建構基模,稱為有效認知負荷,為外在認知負荷的一種。

但這只有在認知負荷的總量(內在認知負荷與外在認知負荷的總和)沒有超過學習者的認知能力範圍時,適當地引入有效認知負荷才有意義。

認知負荷理論認為上述三種認知負荷彼此是相加性的,三個相加的認知負荷總量不能超過人類的心智資源 (mental resources)

原出處:在多媒體環境下旁白形式與字幕顯示對學習成效、使用時間與認知負荷之影響 (佛光大學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碩士班 研究生:簡貝如撰 指導教授:吳慧敏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术 的頭像

    林朮化

    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